首页域名资讯 正文

各大高考诈骗频发,考生信息安全该如何防范?

2024-10-10 1 0条评论

一年一度的高考暂时告一段落,对于全国学子来说,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接下来的两个月只需报考志愿以及等待录取通知书。

在每年的高考季里,总有一些信息让人“牵肠挂肚”,考验人们的心里底线。广大网友出于好心,往往会随手帮忙转发,这样很可能会落入骗子的圈套。在谣言帖子中所留下的考生电话号码可能是诈骗电话,打过去就会产生高额通话费用。还有骗子用此来做宣传广告或者干脆直接行骗。更有甚者可能拿别人的号码来恶搞骚扰,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困扰。

除了这类陷阱,还有很多骗局,那么,高考前后,还有哪些骗局呢?一起来看看,避免在忧心忡忡或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误入谣言陷阱哦!

骗局一:提前查分

钓鱼网站会伪装成高考成绩查询网页大面积推广,骗子以“提前查分”为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预付金,或用发送病毒的方式感染考生电脑,盗取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真相:查分时间和渠道都以官方消息为准,即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可登录其网站或官方微信等进行查询。

骗局二:出售高考试题

不法分子会发出“出售高考试题”“考题泄露”“专家组押题猜题”等带有链接的虚假信息,诱骗学生和家长购买。

真相: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高考试题,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骗局三:谎称有“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招生人员等特殊身份或假装有“内部关系”来骗取家长信任,随后再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特殊待遇”等实施诈骗。

真相:高考招生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

骗局四:高考“抢手”

骗子通过QQ谎称自己可以当“高考枪手”,央视也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给枪手5万元可考上重点本科。

真相:教育部统一规定对于参加高考替考的“枪手”学生,一律按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骗局五:低分可“跳档”录取

每年成绩公布后,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能录取到本科院校。

真相:高考统一为电脑提档,如考生分数不到提档线,无法提档!

骗局六: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户内。

真相:具体录取信息以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的信息或学校统一通知的信息为准,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骗局七:提前告知录取结果

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

真相:考生及家长应该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结语

互联网正在飞速发展,各类诈骗手段防不胜防,大家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辨别各种诈骗手段。近年来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网络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为了避免类似安全事件再次发生。数安时代(GDCA)提醒广大用户,提升个人网络安全意识,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时必须要识别清楚网站的安全性,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同时,各教育局、学校、考生及家长也必须高度重视,注意保护好考生个人信息,不要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避免对学生造成极大伤害。国家也高度重视考生信息防护,杜绝信息泄露。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亿网 网址:https://edns.com/ask/post/172771.html 发布于 2024-10-1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